信用評級
發布時間:2021/08/02 15:10:24
關于信用評級的概念,至目前為止沒有統一說法,但內涵大致相同,安博爾·中誠信認為,主要包括三方面:
首先,信用評級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受評對象違約風險的大小,而不是其他類型的投資風險,如利率風險、通貨膨脹風險、再投資風險及外匯風險等等。
其次,信用評級所評價的目標是經濟主體按合同約定如期履行債務或其他義務的能力和意愿,而不是企業本身的價值或業績。
第三,信用評級是獨立的第三方利用其自身的技術優勢和專業經驗,就各經濟主體和金融工具的信用風險大小所發表的一種專家意見,它不能代替資本市場投資者本身做出投資選擇。
需要指出的是:信用評級不同于股票推薦。前者是基于資本市場中債務人違約風險作出的,評價債務人能否及時償付利息和本金,但不對股價本身作出評論;后者是根據每股盈利(EPS)及市盈率(PE)作出的,往往對股價本身的走向作出判斷。前者針對債權人,后者針對股份持有人。
評級分類
一、信用評級按照評估對象來分,可以分為企業信用評級、證券信用評級、項目信用評級和國家主權信用評級等四類
1、企業信用評級。包括工業、商業、外貿、交通、建筑、房地產、旅游等公司企業和企業集團的信用評級以及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信托投資公司、證券公司等各類金融組織的信用評級。金融組織與公司企業的信用評級要求不同,一般公司企業生產經營比較正常,雖有風險,容易識別,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也易測算;而金融組織就不一樣,容易受經營環境影響,是經營貨幣借貸和證券買賣的企業,涉及面廣,風險大,在資金運用上要求盈利性、流動性和安全性的協調統一,要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要受政府有關部門監管,特別是保險公司是經營風險業務的單位,風險更大。因此,金融組織信用評級的風險性要比一般公司企業來得大,評估工作也更復雜。
2、證券信用評級。包括長期債券、短期融資券、優先股、基金、各種商業票據等的信用評級。目前主要是債券信用評級,在我國已經形成制度,國家已有明文規定,企業發行債券要向認可的債券評信機構申請信用等級。關于股票評級,除優先股外,國內外都不主張對普通股票發行前進行評級,但對普通股票發行后上市公司的業績評級,即對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綜合排序,大家都持肯定態度,而且有些評估公司已經編印成冊,公開出版。
3、國家主權信用評級(Sovereign Rating)。國際上流行國家主權評級,體現一國償債意愿和能力,主權評級內容很廣,除了要對一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趨勢、對外貿易、國際收支情況.、外匯儲備、外債總量及結構、財政收支、政策實施等影響國家償還能力的因素進行分析外,還要對金融體制改革、國企改革、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所造成的財政負擔進行分析,最后進行評級。根據國際慣例,國家主權等級列為該國境內單位發行外幣債券的評級上限,不得超過國家主權等級。
4、其他信用評級如項目信用評級,即對其一特定項目進行的信用評級。
二、信用評級按照評估方式來分,可以分為公開評估和內部評估兩種
1、公開評估。一般指獨立的信用評級公司進行的評估,評估結果要向社會公布,向社會提供資信信息。評估公司要對評估結果負責,評估結果具有社會公證性質。這就要求信用評級公司必須具有超脫地位,不帶行政色彩,不受任何單位干預,評估依據要符合國家有關法規政策,具有客觀公正性,在社會上具有相當的權威性。
2、內部評估。評估結果不向社會公布,內部掌握。例如,銀行對借款人的信用等級評估,就屬于這一種,由銀行信貸部門獨立進行,作為審核貸款的內部參考,不向外提供資信信息。
三、信用評級按照評估收費與否來分,可以分為有償評級和無償評級兩種
1、有償評級。由獨立的信用評級公可接受客戶委托進行的信用評級,一般都要收費,屬于有償評級。有償評級特別要講究客觀公正性,不能因為收費而失去實事求是的作風,忽視投資者的利益。如果違背了這一點,信用評級公司就會喪失社會的信任。
2、無償評估。信用評級機構有時為了向社會提供資信信息,有時為了內部掌握,評估一般不收費用。無償評級通常只能按照有關單位的公開財務報表和資料進行,不能進行深入現場調查.因而資信信息比較單一,評估程序和方法也較簡單。
四、信用評級按照評估內容來分,可以分為綜合評估和單項評估兩種
1、綜合評估。是對評估客戶的各種債務信用狀況進行評級,提出一個綜合性的資信等級,它代表了對企業客戶各種債務的綜合判斷。
2、單項評估。即對某一具體債務進行的有針對性的評估,例如對長期債券、短期債券、長期存款、特定建設項目等信用評級。債券評估屬于單項評估的典型例子,通常采用“一債一評”的方式。